(原標題:上海男子堅持44天划船上下班減重13斤)
上海,李先生在網上發佈多條自己划船上下班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他表示,期待自己早日打卡100天,目前已堅持44天,成功減重13斤。
上海男子堅持44天划船上下班減重13斤(來源:視頻綜合)
(原標題:上海男子堅持44天划船上下班減重13斤)
上海,李先生在網上發佈多條自己划船上下班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他表示,期待自己早日打卡100天,目前已堅持44天,成功減重13斤。
上海男子堅持44天划船上下班減重13斤(來源:視頻綜合)
戴口罩爲何易長痘?
我們先看看口罩的結構。一次性口罩一般分爲三層:外層爲阻水層,可阻隔飛濺的液體;中層爲過濾層,可有效阻隔微粒;內層爲吸水層,可吸收佩戴者口鼻的水汽。
上海疾控專家表示,長時間佩戴口罩會造成面部與口罩之間的環境潮溼悶熱,促使毛囊皮脂腺導管上皮細胞含水量增加、體積增大,導致急性阻塞,從而引發痤瘡(即“痘痘”)。
佩戴口罩時一定要分清內外面,否則非但達不到防護作用,還可能引發皮膚不適反應。
戴口罩長痘的其他原因
上海疾控專家認爲,如果口罩佩戴正確、時間適當、潮溼後及時更換,卻還是長痘痘,那可能是使用的護膚產品過油過厚。
上海疾控專家表示,有些人在選擇護膚品時喜歡選擇礦油類產品。這類產品能保溼滋潤,但由於佩戴口罩時皮膚表面的水分蒸發速度較不佩戴口罩慢,礦油類產品反而會增加皮膚負擔。因此,建議選擇質地輕薄的護膚品,避免使用含礦油、植物油、硅烷類成分的產品。
長痘了這麼辦?
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吳超表示,出現痤瘡後,首先要辨別是炎性痘痘還是閉合性粉刺。炎性痘痘通常顏色鮮紅、壓着疼痛、有黃白色分泌物或膿頭;而閉合性粉刺通常爲膚色、壓着不疼、小米粒大小、尖頂狀、中央可能有黑頭或白頭。針對炎性痘痘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羅星軟膏、鹽酸環丙沙星凝膠等抗生素軟膏即可緩解。針對閉合性粉刺可以塗阿達帕林凝膠或維A酸乳膏,但這兩種藥物具有光敏性及刺激性,需晚上清潔面部、塗完保溼產品之後少量點塗於粉刺上,不要大面積揉。若痤瘡較爲嚴重,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加用口服藥物治療。此外,專家提醒,對於已經形成的痘痘,千萬不要自己擠或者摳,否則更容易留下痘印或痘坑。另外注意,平時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儘量不要熬夜,保持心情舒暢,學會減壓。少喝酒、少吃辛辣刺激、油膩或高糖的食物,這些可能會使皮膚出油增多,加重痤瘡。
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劉潔針對佩戴口罩導致臉部痘痘加重的問題也給出建議,首先需要注意面部清潔,如果化妝或者塗防曬霜,回家後要先卸妝,選擇適合膚質的洗面奶在面部揉搓清潔,然後用清水清洗乾淨。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甜食。
口罩導致的皮膚問題還有哪些?
1、壓力引起的皮膚損傷。由於長時間佩戴較緊的口罩,如N95口罩及某些掛耳式口罩,鼻部、面頰、下頜、耳後等接觸口罩邊緣部位的皮膚出現紅斑、勒痕,同時可能伴有疼痛,嚴重者還會出現皮膚破潰、糜爛。對此情況,儘量避免使用掛耳式口罩,改用頭部繫帶式的醫用外科口罩,每隔1~2小時鬆鬆綁帶。如果因職業因素需長期佩戴N95口罩,可以提前在受壓明顯的部位貼醫用水膠體敷料預防壓傷。針對已經出現了損傷的皮膚,要先判斷嚴重程度。如果壓痕較輕,塗抹潤膚劑即可,一段時間後壓痕可自行消退;如果局部出現紅斑、腫脹,可以用生理鹽水冷溼敷;如果出現比較重的瘀斑,可以塗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藥膏,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如果壓迫嚴重,出現了破潰或糜爛,可以塗抗生素軟膏預防局部感染,抗生素軟膏吸收後可以噴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促進創面癒合。
2、潮溼引起的皮疹。當連續佩戴密閉性強的口罩時,口罩內部出汗多,長期潮溼的環境會導致皮膚髮白、浸漬、起皺。對此可以提前在面部塗潤膚劑。每隔2~3小時摘掉口罩並擦乾汗液,補塗潤膚劑,促進皮膚恢復。
3、接觸性皮炎。一些人由於佩戴了劣質口罩,對口罩的材料過敏,接觸口罩的部位及附近皮膚出現紅斑、紅丘疹,並伴有瘙癢,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水腫、水皰、滲出。針對出現了紅斑、紅丘疹、瘙癢,可以塗抹爐甘石、氧化鋅糊等藥物止癢;若情況嚴重,出現腫脹、滲出甚至水皰,需要聯合口服抗過敏藥,並及時就醫。
戴口罩、勤洗手還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雖然戴口罩可能會帶給人們很多的皮膚問題,但是,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或即將復工復學,一邊上班上學,一邊繼續抗疫,這或許將是我們很長一段時間必須面對的新常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臨牀中心副主任李亮表示,對於傳染病的普遍預防,兩個措施最有效:戴口罩和保持手衛生。隨着我國目前“外防輸入愉防反彈”的戰疫形式下,繼續戴口罩、勤洗手,少去高風險場所,仍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好的保護。
戴口罩是最有效減少人和人傳播的一種方式。李亮解釋說,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前,應該繼續保持戴口罩這種習慣,尤其是在人羣比較密集的地方、辦公場所等,帶口罩不僅是保護自己,也是對別人的保護,從而避免疫情的傳播。
如何正確配戴口罩?
一般來說,口罩顏色深的一面爲外面,即阻水層。淺的一面爲內面(吸水層)。
兩面都是白色的口罩則需要查看口罩的金屬條,一般口罩金屬條只會在一側突起,另一側不突起,突起的這一側應該是外面,不然壓下鼻夾時,無法有效密合。
此外,大家還可以結合口罩布面的褶皺來幫助自己區分,一般褶皺開口向下的爲外面。
佩戴口罩的過程中,如口罩內面潮溼,則應該更換口罩;如感覺潮溼氣悶,可以選擇空曠人少的地方摘掉口罩,休息片刻。
這些些情況可以摘口罩
3月18日,國家衛健委印發《公衆科學戴口罩指引》,明確普通公衆在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場所,可不佩戴口罩。
這些地方還需要繼續戴口罩
一是身處人員密集的場所,例如乘坐電梯、公共交通工具,應隨身帶好口罩,與他人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
二是特定場所的工作人員。例如火車站、機場、公共交通工具、養老院、福利院、監獄的工作人員應該佩戴口罩。
三是部分重點人員。包含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境外來的回國人員,應該佩戴口罩。
翁滋蔓3年前路边吸他大腿!稳交阔少「躲车里交流1hr」 甜蜜互动被拍
四是有職業暴露情況的工作人員,例如醫護人員,從事疫情防控的警察、保安,保潔人員等,這些人羣也應該在工作時佩戴口罩。
夠離譜的,連劉亦菲都要被“紙片化”了?
星球大战:维达与黑暗幻象
有個朋友,常年以節食的方式減肥,結果前段時間陽了,躺在牀上一個星期瘦了近十斤。
好轉後她說:再也不減肥了,還是保命最要緊。
路邊黑煤球「整顆頭卡進罐子」狂哀號!好心人急救見真面目嗨爆:撿到天使
人只有到了生病時,纔會意識到健康是多麼的奢侈,平日最看重的漂亮臉蛋與苗條身材都被拋之腦後。
多少人在生病時還想着頭沒洗,角質沒去,臉沒保養?都想着如何減輕疼痛,如何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健康。
在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中,吳倩扮演的陳南星是年輕愛漂亮喜歡名牌包包,還一心想要追求愛情與幸福的理想主義者。
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最高40BP!多家村镇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多家银行调整信用卡服务价格
但被查出癌症晚期後,她卻說:我現在,不生病就是幸福。
工作狂人許紅豆(劉亦菲飾),因長期作息不規律,吃飯不按時,在工作時暈倒住院。
之後,她選擇辭職去過自己嚮往的新生活。
亞里士多德曾說,幸福是人類一切的終極目標,所做的事情都是獲得幸福的手段。
若健康沒了,身體垮了,何談幸福?
可惜的是,道理大家都懂,做起來卻是那麼難。
甚至,將自己的那套畸形病態審美運用到劉亦菲身上。
01 畸形審美再蔓延
劉亦菲主演的《去有風的地方》播出後,收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種是誇她狀態與演技同時在線,一種是吐槽她體態差身材臃腫不做身材管理。
《迈向高质量的城镇化:中国经验及对非洲的启示》
確實,在網友的截圖中,穿橫條紋的劉亦菲顯得虎背熊腰,穿淺色牛仔褲的她顯得臀腿肥胖。
但也沒有胖到被集體吐槽的地步,因爲除了這兩個鏡頭外,無論是穿制服、風衣、休閒裝,劉亦菲都與“胖”不搭邊。
穿短褲時,腿是又直又細很苗條。
穿緊身衣時,腰身比例優越絲毫沒有臃腫感。
所以,會不會是衣服本身的問題?
因爲橫條紋本就顯寬顯胖,淺色緊身牛仔褲本就挑人,加上上鏡三分胖以及天生小骨架,自然撐不起衣服便顯得臃腫。
除了吐槽她胖之外,還有網友說她體態不好,這一點確實是尬黑了。
穿着居家服與閨蜜在閨房聊天,不應該是以最放鬆與舒適的姿態嗎?
所以,劉亦菲是脖子前伸的,甚至是翹着二郎腿的,而不是在家裡面對最熟悉的閨蜜還擡頭挺胸吸肚子擡屁股。
顯然,那樣也不足夠生活化。
如果劉亦菲的體態如網友所說很差,那麼穿上制服進入工作狀態後,也不會很精神。
可恰恰相反,穿上制服工作後,背不駝了脖子也不前伸了,氣場滿滿。
可見,無論是狀態好與不好都是根據劇情需要。
需要生活化一點時,她就會毫無偶像包袱的放鬆。
需要職場化一點時,她就會氣場全開。
看了幾集《去有風的地方》並未覺得劉亦菲體態多麼差,反而覺得她很自然,無論是演戲的狀態,還是面部狀態。
35歲的她臉部依舊是飽滿的沒有垮的跡象,也沒有科技與狠活感,給人一種媽生的自然感。
白裡透紅,面色紅潤,甚至比小她五歲的吳倩狀態還要好,即便是在沒有磨皮的狀態下懟臉拍也幾乎沒有瑕疵。
可就是這樣挑不出毛病的狀態,硬是被集體吐槽,足以見得觀衆對女明星的要求有多苛刻。
歸根結底,還是觀衆的審美出現了問題。
到底要多瘦纔算瘦?瘦成竹竿纔算瘦?
要多美才算美?瘦成紙片人才算美?
然而,畸形審美在娛樂圈已成爲常態。
02 骨瘦如柴不是美,身體健康纔是王道
黃曉明曾爲了拍攝《戴假髮的人》瘋狂減重30斤,結果瘦到脫相還留下心悸、腸胃不適等後遺症。
該部作品的導演也曾發文透露,黃曉明因過度減肥導致心臟不適,甚至在片場癱軟只能趴在道具上用最虛弱的聲音要求休息。
瘦的效果達到了,但身體也垮了,所以黃曉明多次呼籲不要節食減肥,更是勸沒有上鏡需求的普通人不要減肥。
可是,身體沒有出現問題之前,誰會聽呢?
在畸形審美之下,baby、章子怡瘦出了排骨胸。
36歲的楊冪,狂熱追求漫畫腿與漫畫腰。
張天愛瘦得像行走的骷髏,用皮包骨頭形容絲毫不誇張。
五官精緻的金晨,本可以走女神路線,卻偏偏要走“紙片人”風格,前扁後平像根竹竿。
一炮而紅的吳謹言,更瘦到脖子青筋明顯,且肩膀掛不住衣服。
臉要美、肩要直、腰要瘦、腿要細,所以有了一系列“美”的詞彙,如天鵝頸、直角肩、A4腰、漫畫腰、漫畫腿、希臘腳。
換句話說就是:瘦!
爲了追求這所謂的“美”,陳魯豫瘦成了“大頭娃娃”,穎兒餓出了排骨胸。
爲了符合這一審美,張萌硬把自己的腰勒到缺血,不得不去醫院治療。
金莎連吃飯都要帶個秤,實時測量每個進肚食物的重量,記住每個食物的卡路里。
鞠婧禕一口麪包嚼23下,生怕嚥下去消化慢。
楊冪吃米線只吃一根就放下,多吃一根都不行。
章子怡吃口泡麪都覺得滿足,但全程只吃了四小口,就再也沒動過筷子。
不光是女明星,連男明星也沒逃過這畸形審美。
爲了瘦,蔡徐坤吃一個蝦餃,結果硬是嚼了97下。
爲了控制體重,尹正吃一口春餅,結果嚼了121下。
畸形審美之下,女明星瘦成“竹竿”,同樣爲“竹竿”的秦嵐跟黃曉明一樣呼籲大家不要減肥,因爲上鏡好看的明星,生活中都瘦得跟鬼似的。
從黃曉明到秦嵐,他們都在呼籲也在試圖反抗這畸形的“竹竿論”,但又逃不掉這畸形審美的大流,所以一邊呼籲,一邊又不得已瘋狂控制體重。
如此不健康的審美之下,以至於稍微胖一點就會被無情地攻擊,即便是劉亦菲這樣的身材、臉蛋都會有不同的聲音。
媳婦外公過世…婆婆「怕煞到」不准帶孫去祭拜 !網:錯過機會教育
夠離譜!
03 微胖不是胖,豐腴纔是美
一味地追求瘦,一味地成爲畸形審美之下的帥哥美女,到頭來貼進去的不僅僅是健康,更是容顏。
常年控制體重後,身上是沒有脂肪了,但臉也垮了。
所以擁有漫畫腿與漫畫腰的楊冪,近些年一直被說狀態不佳疲憊感強,面部不平滄桑感強。
黃曉明、張若昀、羅雲熙,因爲過度減肥而瘦到脫相,顯老又顯得沒有精氣神。
脂肪對面部的作用有多大其實不必多說,看看不同狀態下的王子文就一目瞭然了。
還有年輕時帶着嬰兒肥的溫崢嶸整個人透露着溫柔,瘦下來之後面部凹陷還顯兇。
沒有脂肪的臉是凹陷的,有脂肪的臉纔會飽滿,所以趙麗穎、劉詩詩、譚鬆韻、陳妍希、宋茜這類不刻意追求竹竿身材且臉上有脂肪的女藝人,年過三十依舊沒有疲態也不顯老。
包括劉亦菲,不刻意追求紙片身材的她,面部始終都是自然狀態沒有凹陷,反而額頭飽滿、太陽穴豐盈、線條流暢,整張臉透露着好氣色。
永葆青春的秘訣並不是一味地追求瘦與所謂的少女感,而是適當增加脂肪,微胖並不是胖,骨瘦如柴也並不美,真正的美是豐腴。
兩年前,51歲的許晴曬出街拍照,結果驚豔了網友。
前凸後翹身材勻稱,與竹竿身材絲毫不搭邊卻明豔動人,而且她的美給人一種健康感。
包括鞏俐,從上大學開始就沒瘦過,豐腴的身材照樣迷倒一衆男觀衆,連何冰都爲之心動。
即便是進入娛樂圈,她也從未追求過“白幼瘦”。
鏡頭下的她,沒有巴掌臉也沒有尖下巴,但圓潤飽滿的臉蛋,充滿健康活力的身材,透露着雍容華貴的氣質與女性的柔美,宛若人間富貴花。
拒絕隨波逐流追求乾癟身材的張雨綺,如她在電影中說的那樣:我有身材,有臉蛋,追求的人都能排到法國。
面部飽滿,豐腴嬌媚,妥妥的富態美人,這不比“竹竿身材”好看?
年輕時的寧靜豐腴有肉,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無論是臉蛋還是四肢都沒有纖細的地方,可即便如此也照樣美的真實且嫵媚。
vivo推旗艦手機X100系列 採用天璣9300處理器、電池0%也能開機
同樣身材凹凸有致美而不肥的還有江珊、徐鼕鼕、柳巖、鍾麗緹、關挺娜,她們沒有被畸形審美綁架,沒有追求白幼瘦,但依舊美得驚心動魄。
除了豐腴的身材,活力的體魄外,這些藝人的相同之處還有臉不垮且氣色好。
有女性的柔美,有獨一無二的東方韻味,還有健康的體魄,即便是白幼瘦當道,也不可否認豐腴的獨美。
04 不必爲了人造標準,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美
過往的娛樂圈,十個美女有十種不同的美,而放眼如今的娛樂圈美得一致,但凡有一個不符合這審美就會被抨擊。
不光是明星,普通人也在極力追求趨向一致的美。
流行森系齊劉海,就跑去剪個劉海,不管適不適合自己,只爲追趕潮流。
過兩年流行黑長直了,就跑去拉直頭髮,也不管符不符合自己的臉型。
流行細細的柳葉眉,就趕緊給自己畫一個,甚至拔掉自己多餘的眉毛,生怕自己的眉毛又粗又黑不時尚。
《美股》焦点股:辉达推出最新高阶AI晶片;诺和诺德报喜 生医股欢呼
過兩年開始流行野生眉了,轉臉又去追求濃密的眉毛了。
本該多元化的美漸漸變得狹隘,可是,美也是人造的標準,何必爲了這個隨時在變化的標準去折磨自己?
到頭來會發現:
化妝的盡頭是裸妝,口紅的盡頭是裸色,美甲的盡頭是肉粉色,醫美的盡頭是養生,染燙的盡頭是黑長直,消費的盡頭是斷舍離,時尚的盡頭是黑白灰。
所謂的時尚到頭來都會迴歸到最最自然的本來模樣,與其不斷追求“時尚”,不如跳出狹隘的審美觀,接受多元的美,既是放過自己也是放過他人。
與其陷入容貌與身材焦慮,不如擁抱自信,你會發現“自信的女孩最美麗”這句話並不是雞湯。
因爲漂亮的苗苗依然會自卑,被譽爲“天仙”的劉亦菲照樣會被攻擊,反而自信做自己的楊天真活得瀟灑又率真。
當陷入到“永遠不夠美”的焦慮中時,不妨停下來想想,是不是已掉入到消費主義的陷阱。
當菱形臉如何化妝、方圓臉如何變得更高級、高顴骨如何打高光、面部不平如何打腮紅等視頻與文章不斷推送到你手上的時候,是不是總覺得滿桌子的化妝品不夠用?滿桌子的護膚品都不好用?還想去做個醫美?
當十天練出馬甲線、跳繩兩個月掉秤二十斤、夾棍三十天練出直角肩、束腰十五天練出小蠻腰等視頻推送到你手上的時候,是不是想拿起手機買個瑜伽墊、跳繩、木棍、塑腰帶或買個健身課程?
恭喜你,上套了。
資本製造焦慮的目的只有一個:賣貨賺錢。
被其廣告煽動後,買了一堆用不到的東西,錢花了人也沒有變得健康與漂亮,反而變得更加焦慮。
美的標準一直在變,適合自己的美才是真的美,不必強行“時尚”,更不必以自己的審美去要求其他人改變。
一直以來,劉亦菲都未曾爲了暫時的“標準”去改變自己,不做烤瓷牙、不整容、不節食,從始至終都在做自己,所以她的美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連這份獨一無二的健康美都要被所謂的“美的標準”所綁架,着實離譜又可悲。
青黴素皮試陽性,
以後都不能使用青黴素類藥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牀用藥須知》規定,患者在使用青黴素類抗生素前均需做青黴素皮膚試驗。青黴素皮試是目前預測青黴素速髮型過敏反應最爲快捷、敏感和經濟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發生過敏性休克等嚴重威脅生命的風險。
青黴素皮試陽性者,不宜使用青黴素類藥物。但是青黴素皮試在我國受諸多因素影響,如護士操作、患者皮膚本身問題、疾病狀態等,導致臨牀上青黴素皮試有近半數爲假陽性。曾經皮試陽性的患者而又沒發生過敏反應的,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對青黴素類藥物過敏,可在以後再次使用前重新進行皮試,以決定是否可以使用。此外,人體中引發青黴素過敏反應的特異性IgE抗體會隨時間而衰減,發生過敏反應者50%在5年內不再過敏,80%在10年內不再過敏。這些患者幾年後可再次進行皮試,以重新評估能否應用青黴素類藥物。
來源:藥葫蘆娃
《天使降臨到我身邊!珍貴的朋友》療癒上映限量特典曝光 羅力泡澡場面電影不缺席
從“吃飽”、“吃好”,轉變到“吃出健康”。
文 | 華商韜略 商文
9月14—17日,以 “可持續營養助力未來”爲主題的第十四屆亞洲營養大會,在中國成都隆重舉辦。近4000位來自全球營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出席了大會。
由亞洲營養學會聯合會發起,四年舉辦一次的亞洲營養大會,既是全球矚目的行業性學術盛宴,更是全球營養領域的產業發展風向標。中國自1985年加入亞洲營養學會聯合會,並在1995年承辦了第七屆亞洲營養大會,成都大會也是這一國際盛會時隔28年再次來到中國。
人們常說,健康的身體是吃出來的,食用油則是吃出健康的重要組成之一,關於食用油的營養健康也是長期被關注的話題。
本屆亞洲營養大會期間,中國食用油領導品牌金龍魚1:1:1也聯合中國營養學會,同期舉辦了食用油領域分論壇,邀請來自全球的衆多營養學家就油脂健康及未來發展趨勢作了交流分享,金龍魚自身的有關探索與實踐也成爲論壇關注的焦點。
【全球營養專家倡議平衡吃“油”】
隨着“健康中國”戰略成爲新的國策,中國營養與健康產業迎來高速發展。
作爲糧油產業引領者,食品營養的實踐者,金龍魚在向內激活自身長期成長動力的同時,也在向外求索以專業之姿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本次食用油領域的分論壇上,由其倡導與實踐的“脂肪酸均衡”“零反”等食用油營養理念和成果,也得到專家們的一致肯定與推崇。
分論壇上,亞洲營養學會聯合會秘書長艾哈邁德·蘇萊曼分享了人體通過食用油攝入營養的奧秘:“營養均衡是提高免疫力的基礎,是健康的保障。人們的飲食中離不開食用油,是因爲食用油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人體不能自行合成。”
中國營養學會監事長孫長顥則從預防慢性病角度對食用油給出專業意見,他在《不同脂肪酸比例調和油對糖尿病前期脂代謝、腸道菌羣及其潛在機制》的研究中提到:
“選擇油脂尤其要注意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之間的比例搭配,每天保證脂肪酸平衡攝入,能很好地改善健康狀況。”
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孫桂菊也在《膳食脂肪酸與慢性病預防》中指出:
“近幾年,我國國民慢性病發病率增長近1/3,這與國民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油脂作爲膳食寶塔的塔尖,日常飲食中我們除了要注意營養搭配,也要注意科學選擇食用油。”
會議中,強調營養均衡的蘇萊曼秘書長也肯定了脂肪酸均衡的重要性。
他說:“調和油之所以重要,是因爲我們體內的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需要達到均衡,而中國的調和油1:1:1是一種很好的脂肪酸均衡。”
【食用油領域迎來“零反”革命】
“脂肪酸平衡”是營養學界普遍認可的健康理念,但它該如何應用實踐?
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常務副會長王興國,結合中國調和油產業發展現狀與營養健康研究給出了科學好油的標準。
“市面上食用油種類繁多,如何選擇好油應有三個原則。第一是具備相對合理的脂肪酸組成,第二是含有豐富的有益伴隨物,第三是沒有或含有很少的有害物質。”王興國說:“脂肪酸均衡、‘零反’的調和油,對消費者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這也正是金龍魚1:1:1長期致力的方向,並且成就領先的核心優勢所在。
考慮到人體攝入脂肪酸的均衡以及用油的健康安全,金龍魚 1:1:1通過8種植物油進行科學配比,在倡導脂肪酸營養均衡所需的前提下,採用綠色精準適度加工工藝,實現“零”反式脂肪的創新升級,助力食用油的安全品質“再上一層樓”。
本屆營養大會亮點之一,是時隔十年再次修訂發佈了《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DRIs)。這份指南作爲國家權威營養攝入指南,對食品行業也提出了全新指導。
作爲大會企業方代表,金龍魚1:1:1一直以來亦參照此標準,根據國人膳食結構變化和營養攝入情況不斷進行產品迭代升級,引領“倡導脂肪酸均衡”“零反”等食用油領域未來發展趨勢,爲國人餐桌保駕護航。
民生证券给予药康生物推荐评级,药康生物(688046.SH)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拐点初现,看好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动能
【匯聚全球智慧,金龍魚深耕科學營養】
當前,國人對於食品的要求已逐漸從“吃飽”、“吃好”,轉變到“吃出健康”。
作爲中國糧油行業企業,金龍魚對於滿足老百姓“好好吃飯”的希冀,始終懷有一顆拳拳之心,科研和產品創新始終貫穿着企業發展。
目前金龍魚有研發人員超過300人,其中近70%的員工擁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碩士、博士學位。除了自身研發,金龍魚也注重與全球各大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以及高等院校的交流與合作,藉助全球的智慧促進前沿的技術在中國的科技轉化,不斷研發並推出健康、營養,且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持續助力中國居民營養膳食結構的改善。
同時,金龍魚還聯合中國營養學會成立“全民營養科研基金”,將持續10年,共計資助1億人民幣,提升基礎營養研究綜合能力,並將科學的膳食營養知識普及傳播,全面助力“健康中國2030”。
國是千萬家,家有萬頓飯,吃得健康是每一個人乃至全社會關注的頭等大事,守護國人餐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金龍魚爲健康糧油保駕護航的決心所在。
營養健康事業的發展需要全社會共同探索,需要更多像金龍魚一樣的“執炬者”,以實際行動參與建設,點亮國人健康的一片藍天。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近日,有一種說法廣爲流傳,稱“豆腐中含有鈣和草酸,二者結合會形成草酸鈣從而導致結石,常吃豆腐容易導致結石,對於腎結石患者更不能食用豆腐”。這讓許多人望豆腐而生怯。這種說法是對的嗎?
結石患者也可以食用豆腐
據瞭解,大豆中與結石有關的物質主要爲嘌呤、鈣和草酸,但大豆經過不同的加工形成豆腐、豆漿等豆製品後,其中與結石有關的成分便會發生變化,嘌呤含量很少。此外,豆腐尤其是滷水豆腐和石膏豆腐中的草酸含量很低。豆腐進一步加工而成的食品,如豆皮、豆乾等,其中的草酸含量低,結石患者也可以食用。對於健康人來說,人體對這些物質有更強的處理能力,無須擔憂結石而不食用豆腐。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科主任李培武特別推薦一款美食——九肚魚豆腐湯。九肚魚骨細而軟,豆腐細膩滑嫩,煮出的湯味道鮮香、營養價值豐富,老少皆宜。不過,因豆腐性味寒涼,因此也不宜過量食用,否則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胃寒、腹瀉等症狀。
飲食補鈣降低尿路結石風險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利亭婷藥師表示,腎結石患者能否補鈣,需要從尿液成分、結石成分、飲食情況等方面具體分析。尿路結石分爲上尿路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和下尿路結石(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
已有臨牀研究證實,通過飲食補鈣,每日鈣攝入量1000-1200mg,是尿路結石形成的保護因素,即通過飲食保證正常鈣含量的攝入,可以降低尿路結石的風險。即使是對結石風險較高的人羣,依然需要攝入適當的鈣。
鈣攝入量不足反倒會增加結石風險
鈣攝入量過少,會增加尿路結石的風險。研究顯示,我國人羣普遍鈣攝入不足,日均鈣攝入量約400mg,遠未達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增加食物性鈣的攝入是補鈣的首要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結石患者尚未做過結石和尿液成分的分析,未知結石的類型及成因,醫生建議通過食物補鈣。如果合併骨質疏鬆,或通過食物無法達到應有的補鈣量,建議先到醫院進行綜合代謝評價。特別是對於反覆結石形成的患者,找到結石形成的原因,才能決定補鈣的方案。
吃是產後坐月子的頭等大事。全國各地爲了產後月子調補,月子餐五花八門,如東北地區月子習慣吃紅糖小米雞蛋粥,山西產婦喜歡吃好消化的湯麪雞蛋、喝紅糖水,新疆產婦必吃純牛奶雞蛋羹、米湯、羊肉湯,而廣東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月子餐是豬腳煲姜醋、客家黃酒煲雞等等。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邱少紅指出,產後婦女身體虛弱,確實要注意進補。但月子什麼時間段該補、怎麼補有講究。根據產褥期不同階段的生理特點分爲4個階段進行膳食調理。
產後第一週——以化瘀生新爲主
產後多虛多瘀。新產婦,氣血虛弱,脾胃運化水谷運化能力變弱,不宜驟然進食人蔘、阿膠、鹿茸等大補之物,食用滋補品反而容易損傷脾胃,虛不受補。
此外,新產後體內多瘀,進食大補氣血之物,容易使得瘀血留滯體內,影響惡露排出。因此飲食重點要調理氣血,容易消化吸收,加速腸胃功能恢復,促進惡露排出。
邱少紅指出,在這個階段,應該多吃些牛奶、小米粥、餛飩、湯麪等易消化、富有營養而不油膩的食物, 隨着胃腸功能恢復逐漸增加米飯、蔬菜、水果的攝入。湯水可適量飲用生滾瘦肉湯、冬菇肉絲湯、木耳雞蛋湯等,產後2-5天處於生理性乳脹期,乳絡不通,不宜過早食用催乳湯水,以免造成乳汁淤積。
推薦食療方
1、五穀粥
糙米、小米、淮山、黑米、紅棗2枚切絲, 加生薑、香菜少許煮粥。
[功效]:健脾胃益氣養血。
2、紅糖小米粥
小米洗淨後,加入清水熬煮。待小米煮至黏稠後,加入適量紅糖攪勻即可。
[功效]:健脾胃、益氣血,活血化瘀。
產後第二週——以疏肝健脾通乳爲主
產後第二週,女性惡露逐漸減少,嬰兒奶量逐漸增加。邱少紅說,此時在調養脾胃,幫助子宮恢復的同時,可適當開始進補催乳。然而產後婦女容易情緒波動,肝經不暢,且兼有血瘀、胃經不通,氣血不能上達,容易出現乳汁淤積,因此要邊疏邊補。
推薦食療方
1、木瓜鯽魚湯
黨蔘15g,木瓜150g切片,大棗5枚,當歸5g,通草8g、鯽魚1條,蔥1棵,生薑2片, 適量鹽油,燉熟趁熱喝湯吃肉。
[功效]:益氣補血養陰,和胃通乳
2、花生章魚豬腳湯
花生30 g、章魚100 g、豬手250 g 放進砂鍋中,加 水1 L,武火煮沸後,文火燉煮約40分鐘,加適量鹽油,燉熟趁熱喝湯吃肉。
[功效]:滋補氣血,化生乳汁
產後第三週——健脾益腎、壯筋骨、補養氣血
產後第三週,產婦身體各項機能逐步恢復,血性惡露漸漸消失,脾胃功能也基本恢復,飲食上可予產婦進行滋養進補。邱少紅建議,此時可以多吃些催乳及提高母乳質量的食物,如雞、豬蹄、鯽魚等。 食用藥膳可適當添加黨蔘、當歸、 黃芪、杜仲、桑寄生、桂圓、大棗等。健脾益腎、補氣血,壯筋骨,恢復元氣。
HollyGold影业联手好莱坞联手 亚洲超级女英雄JEWEL现身动漫与3D实境
推薦食療方
1、杜仲豬腰湯
杜仲10克,豬腰一副,生薑3片,鹽、油適量。煲40分鐘。
盤前分析/大盤指數站上3日線僅一天 反彈力道偏弱 回測16,200點壓力升高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
2、黃芪烏雞湯
黃芪10g,枸杞15g,紅棗5枚,三七片10g,山藥15g、烏雞1只,生薑2片,鹽、油適量。燉熟吃肉喝湯。
[功效]:益氣養血,化瘀生新、強身健骨
產後第四至六週——補腎固精,培養氣血,益精填髓
此階段,產婦各項身體機能基本恢復,逐漸向正常生活的過渡,飲食以進一步補養氣血,補腎固精,益精填髓,鞏固體質爲主。幫助產婦恢復最佳體力及健康狀態。
推薦食療方
1、阿膠紅棗烏雞湯
黃芪15g、黨蔘10g、杜仲15g、淮山10g、紅棗15g、烏雞1只切塊,放入砂鍋中,燉煮約1小時,最後將阿膠溶進湯裡,趁熱喝湯吃肉。
[功效]:補腎益氣補血
2、當歸羊肉湯
當歸、黨蔘、黃芪各20克 ,羊肉500克 姜、鹽。 羊肉洗淨切塊,加水煮開再用清水沖洗淨。全部材料加水適量,煮1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補氣養血,溫中散寒。
Tips:產後月子飲食的五大原則
1、食物多樣化、葷素搭配。注意補充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多吃含鈣食品,提高母乳質量,促進乳汁分泌。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
2、幹稀搭配。注意補充水分。
3、清淡適宜,少吃醃製品和刺激性強的食物,以免這些食物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
4、食物容易消化,烹調方法採用燉、煮、熬。少油炸、煎。
5、少食多餐、嚴禁暴飲暴食,防止營養過剩。
早上沒食慾一般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爲睡得太晚又起得太早,導致早上身體睏倦,這樣很難有好的食慾。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不要熬夜,早睡早起,慢慢的,身體適應了這個節奏,就有進食慾望了。
第二個原因可能是長期不吃早餐,胃腸已經習慣不工作了,因此食慾不強。應對這種情況就是從逐漸適應早餐開始,起初,食慾不強的時候先少吃點粥、牛奶等流食,讓胃腸道逐漸恢復分泌消化液的能力,慢慢食慾就會好轉。那早餐要想吃健康,該怎麼吃呢?
1、早餐一定要有主食
早餐所供給的熱量佔全天總熱量的30%~40%,這個主要是靠主食來供給的,主食提供的葡萄糖是大腦唯一的熱量來源,能保證大腦正常工作,也能糾正早晨可能發生的低血糖。需要增加粗糧的攝入。比如紅豆粥、雜糧粥、全麥饅頭、蒸紅薯、煮玉米等,健康功效明顯優於白饅頭、白麪包和白米粥等。
但炒年糕、油條、油餅、炸糕、麻花、炒米飯等主食應儘量少吃,脂肪含量高,會引發肥胖,而且油炸食物有致癌的風險。此外,主食最好選清淡一點的,含鹽多的花捲和千層餅等應儘量少選。
2、來點蛋白質更頂餓
早餐必須有主食,但不能只吃主食,因爲穀類食物飽得快、消化得也快,這時就需要蛋白質接替主食爲人體提供熱能,讓早餐更“抗餓”,也能讓營養更全面。含蛋白質的食物消化速度慢,能在數小時內持續地釋放熱量,延長飽腹感。如
蛋、豆製品、瘦肉、禽肉、魚蝦、奶,最好有其中的兩種。
3、沒有蔬菜和水果的早餐是不合格的
蔬菜和水果不僅能彌補膳食纖維、水溶性維生素和鈣、鉀、鎂等礦物質的攝入不足,還能獲取豐富的植物化學物,抗衰老、潤腸通便。
早上雖然時間緊張,但吃碗蔬菜水果沙拉、焯拌蔬菜,饅頭、麪包裡夾幾片生菜、黃瓜和番茄,煮麪的時候加一把青菜,並不會花太多時間,身體卻能大大受益。
4、豪華的早餐應該有堅果的加入
堅果的加入能讓整個早餐陣容更豪華,堅果富含維生素E、多種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能保護心臟,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晚飯後吃堅果非常容易熱量過剩,引發肥胖,早餐吃則大大減少熱量攝入過量的風險,因爲早餐人們很少飲食過量。杏仁、松子、巴旦木、核桃、開心果、葵花子、榛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不用烹調直接食用即可,也可以加入到粥裡或涼拌菜裡食用。數量只需一手掌心的量即可。
內容摘自《真吃對了,病就少了》,主編:陳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標題:萬人中國人羣高度近視遺傳隊列研究成果在京發佈)
近日,2023視覺健康創新發展國際論壇在京召開,在基因檢測與眼科精準診療論壇上,大會主席、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醫學部主任、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院集團總院長瞿佳發佈了與譜希基因聯合研究項目成果。研究發現,中國人羣特異的基因FKBP5突變,可以阻斷轉錄因子KLF15在其啓動子的結合,抑制基因的轉錄等。提示有高度近視或病理性近視傾向的人羣,提早進行眼健康慢病管理,避免致盲發生。
瞿佳表示,高度近視在中國已成爲不可逆性致盲的首要原因,與環境和遺傳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基因把‘子彈上膛’,環境‘扣下扳機’,所以高度近視遺傳風險位點的挖掘和檢測是近視防控的關鍵一步。”瞿佳說,高度近視的致病機制和治療手段都極爲複雜,尤其是分子機制層面數據積累還不夠完善,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因此,團隊與譜希基因合作建立了萬人中國人羣高度近視隊列,以適用於中國人羣特性,來鑑定高度近視易感基因。研究成果於近期發表在《Cell Reports》上。
據悉,此次論壇邀請了多位視覺健康相關領域的眼科專家、科學家與企業家,分別從各自聚焦的眼病問題與基因診斷的結合點上,介紹了基因診斷在眼科應用的前沿實踐案例。
隨着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疾病在分子層面的機制被髮掘探索。“在大規模中國人羣隊列研究的基礎上,基因檢測正逐步走進眼科,服務全民眼健康,爲複雜眼病以及高度近視的預測和精準防控帶來了新的輔助工具。”譜希基因董事長於曉光說,“高度近視的預防比治療更爲迫切,有效防控更能夠提高生活質量並且降低社會成本。通過基因檢測和算法模型預測疾病發生,實現早期篩查和干預,比後期治療對民衆的收益更大。”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陳輝
通訊員張秋霞
新冠肺炎仍在肆虐,但不少企業已復工復產,經常通勤的人多了更多暴露於病毒的機會。老人和孩子對病毒抵抗力弱。該怎麼辦?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友章教授對這些人士給出了實用的預防建議,建議可以自制防病香囊。
自制香囊可芳香化濁
我們都知道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空氣傳播,如飛沫、氣溶膠,從中醫的角度看,就是“濁氣”、不乾淨的空氣。劉友章教授推薦,需要通勤的人或免疫力低的人羣可以用芳香化濁的藥材自制香囊。
配方:板藍根15克、貫衆15克、藿香15克、徐長卿15克、蘇葉15克、草果10克、薄荷20克、茵陳20克、白豆蔻15克、魚腥草20克、青蒿15克、香茅30克、菖蒲20克、八角30克、茴香30克、花椒15克、姜活20克、檀香30克、肉桂皮30克、冰片30克。
可隨時攜帶也可放牀四角
將所有中藥搗碎,用紗布 (護理部有無菌紗布塊)做成數個藥包(約30克一包),可隨身攜帶 (最好掛在可以聞到藥味的上身),也可以放在臥室牀的四角,起到防病、清新空氣的作用。
特別提醒:防病香囊不能代替戴口罩、護目鏡,洗手及用具、門把的消毒等,更不能因戴香囊就聚集活動。
<